新聞中心
第八屆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在蘇州召
第八屆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現場 9月18日,第八屆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在江蘇蘇州召開。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江蘇省人民政府省長吳政隆,東盟知識產權合作工作組輪值主席、菲律賓知識產權局局長約瑟芬·圣地亞哥出席會議開幕式并致辭。申長雨表示,要推動中國—東盟之間的知識產權合作向縱深發展,成為“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的典范。 會前,吳政隆會見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一行和東盟參會代表,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對各位參會代表的到來表示歡迎。申長雨對江蘇省委省政府對會議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介紹了會議的整體情況。 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周乃翔,柬埔寨工業與手工業部國務秘書帕克薩里,老撾知識產權局局長橋本潘,新加坡知識產權局局長鄧鴻森,以及中國和東盟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和高級官員等參加會見并出席會議。會議開幕式由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主持。 會上,申長雨表示,中國與東盟及東盟各成員國之間的友好往來源遠流長,特別是1991年雙方建立對話關系以來,堅持合作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政治互信不斷加深,務實合作碩果累累。明年將是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5周年,是雙方合作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在前不久習近平主席對東盟成立50周年的賀信中明確表示,希望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使之成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典范,這為雙方的知識產權合作帶來了新的機遇,也指明了努力方向。 申長雨指出,長期以來,中國—東盟在知識產權領域一直保持著富有成效的互動與合作。2009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代表中國政府與東盟成員國政府共同簽署了中國—東盟知識產權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開啟了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合作的新篇章。此后,通過每年舉辦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和相關活動,雙方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入,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中方對東盟在推動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表示贊賞。希望借助此次會議,相互分享各自在知識產權方面的最新進展和在知識產權促進創新發展方面的有益經驗,促進相互之間的友好往來與合作互鑒,推動中國—東盟之間的知識產權合作向縱深發展,成為“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的典范,為各個國家的科技創新和經濟繁榮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吳政隆表示,江蘇省開放程度較高,已與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關系,去年進出口貿易超過5000億美元。其中,東盟是江蘇在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去年雙邊貿易額達到587億美元。江蘇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導下進一步加強江蘇與東盟國家在知識產權領域的交流合作,學習借鑒先進理念和經驗,強化知識產權制度建設、人才培養、專利轉化運用、高新技術企業和產業培育等領域的交流,擴大知識產權保護、涉外企業專利維權等方面的務實合作,更好發揮知識產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共謀創新發展,共創美好未來。 約瑟芬·圣地亞哥表示,近年來,東盟與中國在知識產權領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成果。知識產權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可以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進一步驅動創新。目前,在《東盟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6—2025》的指引下,東盟國家正在努力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盡管全球經濟有眾多不確定性,中國依然是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增進協商合作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經濟和知識產權等領域的各項合作,促進經濟共同繁榮。 會議簡要回顧了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合作歷程。自2009年中國—東盟知識產權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署以來,通過每年舉辦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和相關活動,雙方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入。經過8年的努力,中國與東盟知識產權合作的主體架構已基本實現,合作關系日益緊密。2016年,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專利申請量前十位中,東盟國家占了半數。 會議聽取了2016-2017年度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合作工作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審議通過了《2017—2018年度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合作工作計劃》。根據新的工作計劃,雙方將繼續在能力建設、人員培訓方面開展合作,還將繼續探索建立審查工作共享機制,并在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等方面開展合作,加強與知識產權用戶之間的互動交流。(知識產權報 記者 王宇/文 張子弘/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