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商標也要提高含金量
國家工商總局日前發布了《2015年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分析研究,指出我國雖是商標大國,但單個商標創造的GDP低,且集中在農業、服裝等領域,這顯示出我國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調整。
商標申請體現了市場主體開拓市場、參與競爭的意愿和對市場的信心。2014年,我國國內商標申請量增長了18.2%,占全球商標總量的30%,占全球商標增幅的五分之四,之后是日本、美國各占了不到十分之一。中國的商標申請量自2000年以來幾乎翻了一番。
事實上,自21世紀初,中國和美國就占據了全球商標申請量的前兩位。我國申請量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猛增,2001年超過美國,自此一直位列世界第一。2004年,中國的申請量是美國的兩倍,2014年則達到美國的四倍。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全社會的商標注冊申請意識不斷提高,商標申請量持續快速增長。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商事制度改革的大力推進和市場監管的不斷加強,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得到有效激發,品牌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政府、企業和社會對商標品牌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推動我國商標申請量持續快速增長。
我國雖然已是商標大國,但商標的含金量卻不高。從每千億美元GDP的商標申請量來看,中國是12071件,韓國9685件,美國是2175件。這說明每千億美元GDP,美國是由2175件商標創造出來,而我國是由12071件商標創造出來。也就是說,美國平均每件商標產生的實際經濟效益較高,而我國商標數量雖多,但是存在“商標泡沫”現象,商標產生經濟效益的能力還有待提高,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掘。
“十三五”規劃把轉方式、調結構、增效益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變“中國制造”為“中國智造”,促進新興產業尤其是互聯網相關服務行業的發展,重塑競爭新優勢。
從商標申請的類別分布來看,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任務依然艱巨。
商標分布結構是顯示經濟結構和產業分布,是判斷各行業的產能分布情況、市場活躍情況和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重要指標。從2014年全球商標申請來看,服務類別上的商標申請量占所有類別申請量的35.4%。但是,我國服務類別占申請總量的比例為27.9%,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更低于美、德、英等發達國家,表明我國在服務業上仍然落后。
(來源:商標寶典)
濮陽商標注冊、版權、專利、認證、公司注冊代理地址:濮陽市站前路火車站往東100米路南 聯系人:劉麗 電話:13949701169